欢迎您, 今天是 *君子自重,本網站嚴禁賣廣告, 發放, 或宣傳色情色情行業*
美國《時代》雜誌最新選出25名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人物,香港示威者榜上有名。「無領袖」、「無大台」利用網上討論區如「連登」和加密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,透過網上平台組織的反送中運動,將線上線下的港人凝聚成「不撤不散」群體。從「吹雞」各區遊行、連儂牆遍地開花、社交媒體網上文宣攻勢,處處皆見網民威力。
「無領袖」是反送中運動中多場示威活動的共通點,踏入7月近乎每逢周末、周日,於各區進行的接力示威活動,概念便是由網民最先提出。由尖沙嘴一帶的歷史性九龍大遊行,到光復屯門公園;以至接力式,陸續舉行的上水、沙田、將軍澳、南區,以至「紅土」等18區大遊行。一連串示威活動告別以往大台式「吹雞」,一呼百應的網民才是主角,政黨或地區組織只是協助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的「參與者」。
「不流血,不受傷、不被捕」;「不篤魁、不指責、不割蓆」,在不撤不散的反送中運動,各「不」原則不只是口號,而是參與者的普遍共識。在無大台情況下,示威者能凝聚共識,網絡科技亦應用於決定行動方向。網民思考運動方向時,不時在各個網上討論區或Telegram群組「獻計」,其他網民的即時反應,亦成為「民意」指標,判斷是否可行「好橋」。「連登推PO」更成功造就多項網上聯署,及登報反送中等眾籌行動。
建制中人最常誣蔑示威者有組織「有備而來」。示威者能「各司其職,自動埋位」,其實也受惠網上平台的互動溝通模式。在大型示威「去大台化」,各類自發的文宣組、運輸組仍能相繼成立湧現,很大程度示威者都有集中溝通平台,熱心市民可「有力出力」。示威者透過有關渠道,能掌握遊行最新變化、物資收集點位置及律師資料等,視乎個人能力決定下一步行動,做到數碼化的「智慧」遊行。
使用道具 舉報
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並轉播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港灣豪庭論壇 admin@mhvlive.com
GMT+8, 2025-8-19 02:39 , Processed in 0.02890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#mhvlive X3.4
MHVLIVE © 2008-2024, Tai Kok Tsu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