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角嘴  港灣豪庭 #mhvlive

 找回密碼
 注册
今天是
查看: 1847|回復: 5

公務員的工資真的很低嗎?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4-4-8 17:11:31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湖南一個大城市組織部幹部科科長任正科級實職已有8年,如今每月拿到手的工資3000元出頭

「今年春節同學聚會我沒去,萬一比起收入來,我的臉往哪兒擱?」

記者與兩位副科級實職幹部聊起工資,他們手拿本月的工資明細單一筆筆細算,實拿分別為2305元和2200元。

「你們的工資怎麼比我們還低?」一位負責門禁管理的保安員旁觀許久後忍不住插話。據記者了解,這個區城鎮居民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,社會平均工資接近4萬元。相比之下,這兩位副科級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尚未「達標」。( 4月5日《瞭望》新聞周刊))

《瞭望》新聞周刊這篇採訪,認為公務員的收入很低,為公務員鳴冤叫屈,雖然可以獲得公務員的好感,但是,公眾卻並不領情。公務員的工資真的很低嗎?一個事實是,不管在哪個地區,公務員的收入水平與當地的工資水平相比,都不算低。一些公務員之所以喊自己的收入低,是因為其採取了不公平的「橫向比」,他們往往喜歡將自己的收入與發達地區相比,與那些高收入人群相比,結果總覺得自己的收入低,是越比越喪氣。

然而,儘管公務員說自己的收入低,但是,公務員這個職位仍然炙手可熱是社會上競相爭搶的崗位。每年的公務員考試,可以說是門庭若市,競爭激烈。如果公務員的收入比普通工人還低,比環衛工人還低,估計公務員崗位也就不會這麼炙手可熱。還有一個事實是,每個地區的公務員收入,都不會輸給當地的工薪階層,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!

《瞭望》新聞周刊這篇採訪,意在為公務員加薪鼓與呼,然而,縱觀這篇報道,難免讓人生疑,這就是通篇採訪的人物並沒有具體所指,而只是以「某單位某職位某人」為例,根本就沒有點名道姓,即使列出了名字,也是化名,這讓人懷疑,這篇新聞是不是記者自己在「做新聞」,是不是假新聞,是不是在憑空捏造?為採血一篇新聞,記者「走訪」了廣東、江蘇、湖南、雲南、寧夏、遼寧等地,成本也太大了吧?關鍵是這篇報道根本就沒有什麼新聞價值,報社真是白養了這樣的記者!

這篇報道還稱,「兩位副科級實職幹部」的工資還不如保安,確實,有些單位的保安收入很高,但是,試問哪個單位的保安收入超過單位職工?更別說領導了。既然公務員想加薪,喊冤自己的收入這麼低,那麼也就不會在意被「點名」吧?被採訪對象「隱姓埋名」讓這篇報道的真實性嚴重打折。

面對為公務員加薪的呼籲,全國政協委員侯欣一的認識很理智,他認為,與其「被動猜測」不如「主動解密」,面對百姓的質疑,應主動拆除公務員待遇的「圍牆」。「如果公務員的財產與收入一直『秘不示人』,面對公眾懷疑又總是『隔牆喊話』,又何談增進理解與信任?如果公務員的崗位工資、職級工資、津貼標凖、福利等全部公開透明,大家看到了公務員工資的真實情況,漲工資也會得到理解,同時也便於立法機構和公眾輿論進行監督。」

所以,要想為公務員加薪,必須先公開官員的財產和公務員的工資收入,否則,公務員收入低就難以讓人信服,加薪也就難以取得公眾的認同!

from BBC News
發表於 2014-4-8 21:25:37 | 顯示全部樓層
公務員的收入比普通工人還低, 更令引起公務員違法貪污.
發表於 2014-4-9 10:46:20 | 顯示全部樓層
做人有宗旨,怎可以此為籍口?
發表於 2014-4-9 11:31:49 | 顯示全部樓層
大6講法完全正確, 唔夠就要貪.
胡漢清的說法, 以23條阻國安法. 高見
發表於 2014-4-9 11:34:04 | 顯示全部樓層
即係你同意:
先叫老婆去做雞可免在不知情下戴緣帽
發表於 2014-4-9 12:22:31 | 顯示全部樓層

唔好亂噏, 老友除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港灣豪庭論壇 admin@mhvlive.com

GMT+8, 2025-8-18 22:56 , Processed in 0.023845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#mhvlive X3.4

MHVLIVE © 2008-2024, Tai Kok Tsui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