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星島日報報道)新任行政會議成員之一的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昨日接受電視訪問,進一步為梁振英在競選期間提出的「港人港地」政策降溫,他認為現時來港買樓的外地人不算多,這亦非本港樓價高企原因,政府值得檢討現階段是否需要推出「港人港地」。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批評,張震遠身為行會成員,卻公然提出與行政長官梁振英政綱矛盾不一的意見,做法不妥。
行政長官梁振英競選期間在政綱高調提出「港人港地」政策,希望協助港人置業,但上任後一直未有落實方案。新任行政會議成員兼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昨日接受訪問,卻大唱反調,表明對現階段推出「港人港地」政策有保留,並指本港樓價持續高企,並非因為由包括內地人等外來買家炒熱樓市所致。
張震遠解釋,樓價的升跌與單位實質供應量及買家預期等因素有關,他指本港現時的房屋供應太少,只要市民日後認為房屋供應將會轉趨充足、穩定,市場不再預料樓價只會上升,屆時單位需求就有望降低;而由於外來買家並非推高本地樓價的元兇,現階段是否需要推出「港人港地」,值得政府檢討。
至於市建局未來的住宅項目是否可以試行「港人港地」,張震遠認為具有可行性,但是最終是否實行就需視乎政府願意,但他亦擔心措施效用有限,「假若市建局只是限制一手買家必須是港人,但就無法限制轉手,成效也是存疑,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地契中注明單位只准港人持有。」
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指出,「港人港地」政策是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年三月競選行政長官期間提出的房屋政策,清楚明確地寫在其政綱之中,而現時的社會環境及樓市發展與當時並無太大分別,政府不應輕易更改政策立場。
「來港買樓外地人數目是多是少,本質上是見仁見智,而在環境不變下,措施就應繼續,現時去討論其存廢,根本不是一個議題」,潘永祥批評,身為行政會議成員,張震遠現時的講法卻與梁振英的政綱矛盾不一;他又補充,「港人港地」政策仍有需要完善地方,包括存在「滯後性」,「假設當局在地契中列明限制,但是樓宇興建需時,單位落成時,如經濟發展或社會環境都有可能已經改變,有關限制則未必能夠回應最新情況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