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角嘴  港灣豪庭 #mhvlive

 找回密碼
 注册

欢迎您, 今天是 *君子自重,本網站嚴禁賣廣告, 發放, 或宣傳色情色情行業*

查看: 1793|回復: 4

資金東移 新興亞洲蛻變騰飛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1-8-7 00:29:4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在金融海嘯後,歐美又捲入債務危機,資金相繼流入美債及黃金等資產避險,然而與此同時其實亦有不少資金已轉移囤駐亞洲,資金及世界經濟重心正漸漸向東移。
西方經濟委靡不振,東方增長蓬勃,「西方不亮東方亮」在港股大升時常會聽到,可是近大半年由於港股都在區間上落,說的人自然也少了。不過,這並非代表東方興起之勢有所扭轉,其實在中港股市升不起這段期間,亞洲區其他主要股市,例如印尼及菲律賓等亞洲新興國的股、債及滙皆相繼創了近年新高,基金經理對亞洲投資前景積極樂觀。
新興亞洲國股債滙皆揚
在亞洲區的主要股市中,印尼、泰國及菲律賓過去6個月都錄得雙位數升幅,分別上升18.44%、15.45%及13.43%(見表一)。而滙率方面,亞洲區貨幣兌美元升幅亦顯著,特別是新加坡元、韓圜及新台幣的升幅最突出,分別升11.66%、11.13%及10.13%(見圖一及表二)。
外來直接投資旺盛
景順亞洲平衡基金經理兼聯席投資總監戴福來指︰「亞洲區的外來直接投資增長強勁,為經濟發展帶來強勁的支持。此外,自08年金融海嘯後,很多亞洲區國家亦已明白到單靠出口並非長遠發展正途,多國都開始採取手段提高本土消費,從而促進增長模式轉型,內需將成為亞洲區未來重要的增長引擎。」
戴福來續說︰「根據過往外國經驗所得,發展內需的好處是,當內部需求出現後會保持相對穩定,意味內需會帶來更穩定的增長,而並不會像出口經常受外圍經濟影響大幅起跌。」
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上周就發表了「2011年世界發展報告」顯示,在2010年錄得最多外來直接投資(FDI;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)的頭20個國家中,亞洲區就佔了6席,當中新興亞洲國增幅強勁。在排名方面,中國僅次美國排行第二位,香港就緊隨其後佔據第三位。(見圖二)
亞洲基本面勝歐美
對於亞洲發展前景,富達新興亞洲基金經理Teera Chanpongsang指︰「從基本面上看亞洲區在幾方面已較歐美優勝,第一、新興亞洲的青年人口及中產階層不斷擴張,第二、可支配的收入年增長率高,消費增長強勁,第三、城市人口急劇增加,帶來強大的消費增長潛力,及第四、基建需求殷切,政府開支增加將拉動經濟發展。」Chanpongsang認為,以上四項有利的結構性趨勢都會驅動亞洲區更強的GDP增長。
拆通脹彈 待大國起跳
亞洲區經濟增長強勁,但亦正同時面對嚴峻的高通脹考驗,中國和印度兩個亞洲大國的股市就是在政府嚴打通脹下落後同儕。通脹困擾亞洲,亞洲經濟前景亦繫於通脹。
然而,戴福來對亞洲通脹問題就較審慎樂觀︰「我們看到亞洲區國家很早就意識到通脹問題並着手處理,除了傳統加息手段,容許貨幣滙率兌美元上升的情況也較以往普遍,相信通脹將得以控制。」
「以中國為例,內地去年9月就開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等緊縮措施,而這些措施的效果一般也要半年至9個月後才反映,即是說影響力將開始浮現。此外,加上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回順,以及內地通脹去年底的高基數效應,預期通脹將會逐步回落至5%以下是有可能,但不要期望能回到2%至3%水平。」戴福來預期中國通脹隨後應會回落。
至於印度方面,Chanpongsang分析道︰「印度的食品價格已開始回落,而且已有較中國更嚴厲的緊縮政策運行,相信能收成效。另外,基建及自去年11月暫停的礦業項目已重新開工,增長將重拾一定動力。」印度在上周二就再加息以打壓通脹。
只要亞洲各國能成功控制通脹,區域增長相信能夠保持平穩向好的趨勢。此外,隨着中印兩國通脹見頂,緊縮接近尾聲,兩個大國的股市亦有望起跳。
不擔心中國硬着陸及地方債
另外,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,發展步伐惹人關注,近期就不時被唱淡會出現硬着陸,對於這個問題戴福來及Chanpongsang有信心不會出現。
戴福來指︰「中國上半年的GDP增長都在9%之上,而溫總3月初在工作報告的目標只是8%,暫時看不見會出現硬着陸的可能。此外,不要忘記經過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,即使經濟出現逆轉,央行亦有很充裕的空間應對。」
而被問到地方債問題,Chanpongsang就認為,政府可以透過增加稅收解決,而且地方債對國家整體佔比不高,不用過於擔心。戴福來則表示,內銀即使需承受壞帳,但只要有適當的撇帳年期,對整體影響仍是可以控制。
亞洲成機構資金出路
歐美經濟增長慢,股市難有大起色。歐洲為挽救希臘結果容許希債出現部分違約,投資者對歐債已起戒心。另一邊的美國在提高債務上限又爭論不休,讓市場覺得政治已凌駕經濟,而且美債可能失去最高評級,亦令投資美債信心動搖。
面對歐美股債前景不明,個別投資者或可索性離場,但機構投資者就必須為資金找出路,亞洲區近年就擔起了資金投資及避險的角色。無疑單一個別國家難以和世界整體經濟脫鈎,但是以整個區域經濟的角度看卻並非無可能,情況就有如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,亞洲出現衰退而歐美仍繼續繁盛,而且只要歐美經濟並非再陷衰退,亞洲將能繼續興起,東西方經濟及影響力亦會由西強東弱慢慢轉為平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亞洲貨幣成避險工具
美國在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上拖拖拉拉,市場正擔心若果在8月2日死綫前未能達成協議,美國將有可能會無錢還債,出現違約,隨即為環球投資市場及經濟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,資金風險意識近日亦急升。
傳統上美債、美滙及黃金都被視為避險工具,可是今次美滙就喪失了資金避險的角色,美元兌亞洲區主要貨幣近日顯著下跌,資金反而由美滙轉移至亞洲避險,市場相信是由於當前亞洲區經濟前景及負債水平較歐美優勝所致。此外,更有言論指美元將難以再扭轉劣勢。
另外,雖然美債才是今次風暴的主角,但是美債價格卻未見顯著下跌,市場就認為是由於美債角色難以被取代,而且美債的成交量及流通量大,令到投資者即使面對潛在風險仍然願意持有美債。


香港經濟日報
發表於 2011-9-6 10:32:48 | 顯示全部樓層
Hi, good morning
發表於 2011-9-6 12:42:43 | 顯示全部樓層
老生常談 ~
發表於 2011-9-6 15:14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我都好似講過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港灣豪庭論壇 admin@mhvlive.com

GMT+8, 2025-8-18 15:44 , Processed in 0.035155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Metro Harbor Village Forum #mhvlive X3.4

MHVLIVE © 2008-2024, Tai Kok Tsui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